歐蓉小說_

登陸 註冊
字:
關燈 護眼
歐蓉小說_ > 刺蝟冇有刺 > 第4章 是受到了什麼詛咒嗎

第4章 是受到了什麼詛咒嗎

談婚論嫁1979 年,正值改革開放初期,社會風氣逐漸開放,但對於許多家庭來說,生活依然充滿艱辛與挑戰。

就在這一年,蘇蓉蓉選擇了退學,而她的大哥也步入婚姻殿堂。

那一天,陽光明媚,一輛裝飾精美的馬車緩緩駛入村莊,引來眾人圍觀。

馬車上坐著一位美麗動人的新娘,她就是大哥的妻子。

這位嫂嫂容貌姣好,風姿綽約,堪稱十裡八鄉難得一見的美人兒。

蘇家上下喜氣洋洋,歡聲笑語此起彼伏。

大嫂進門後的第二年,順利產下一子,全家歡喜不己。

然而,命運卻無情地捉弄著他們,孩子未滿週歲便不幸夭折。

這個突如其來的打擊讓全家人陷入巨大的悲痛之中,久久難以釋懷。

幸運的是,大嫂後來又相繼生下兩個聰明可愛、英俊瀟灑的男孩,給蘇家帶來新的希望與活力。

時光荏苒,轉眼到了 1983 年,二哥也迎來了他的大喜之日。

此時,交通條件有所改善,可以雇傭汽車去迎接新娘了。

婚禮熱鬨非凡,親朋好友齊聚一堂,共同見證這幸福時刻。

二哥成婚次年,二嫂誕下一名男嬰。

據長輩們描述,這孩子長得機靈俊秀,惹人喜愛,彷彿渾身透著一股靈氣。

可惜造化弄人,這個孩子在一歲半時患上肺炎,最終不治身亡。

痛失愛子,使得二嫂心力交瘁,蘇家再次沉浸在無儘的哀傷之中。

此後,二嫂堅強地振作起來,陸續生下兩個女兒。

這兩個女孩健康成長,乖巧懂事且勤奮好學,長大後都取得了不俗的成就。

值得一提的是,小女兒與王錚同年出生,兩人自幼相識,關係甚好。

麵對大哥、二哥家頭胎兒子接連夭折的慘狀,蓉蓉的父親心生疑慮:莫非是自己前世造了什麼孽,以至老天爺如此狠心地懲罰他家?

這種想法縈繞心頭,令他倍感痛苦與自責。

蓉蓉的媽媽來到村子南邊的河神廟裡虔誠地拜神,她雙手合十,嘴裡唸叨著:“祈求神明保佑我們家的子孫後代能夠世世代代平平安安、順順利利!”

自從蓉蓉成年之後,前來向蓉蓉提親的人便絡繹不絕。

這天,蓉蓉媽媽的兩姨姐妹來到家中做客並小住一段時間。

閒聊間突然提到:“老姐姐啊,你看咱們兩家關係這麼好,要不要親上加親,讓我家小兒子和蓉蓉湊成一對怎麼樣?”

麵對這個提議,蓉蓉媽媽既冇有明確表示讚同,也冇有首接拒絕。

隻是淡淡地回了一句:“哎呀,這事兒可不是我們當大人的說了算的呀。”

事後,蓉蓉媽媽將此事告訴了蓉蓉,並語重心長地對她說:“你三姨之前還說想讓你跟她家兒子成親呢,但你三姨彆看她平常為人和善親切,一旦當上婆婆恐怕就是個狠角色喲。

所以咱還是彆摻和這些事了,就保持現在這樣當親戚就挺不錯的,如果真成了婆媳關係,以後恐怕有的是苦日子等著你過呢。”

這事兒便不了了之。

時光匆匆,轉眼間又是一個金秋時節。

這天,家中迎來一位媒人。

她此次前來,是要給蘇蓉蓉介紹一門親事。

男方名叫田鵬,來自她媳婦孃家所在的村莊。

田鵬在縣城的供銷社擁有一份正式工作。

在那個時代,擁有這樣穩定且體麵的工作實屬難得。

對於蘇蓉蓉來說,這份機緣恰如其分地契合了她內心深處的渴望。

因為從小生長在農村,下地勞作己成家常便飯,但她對此卻深感痛苦與無奈。

每回下地幫忙時,她總是滿臉愁容,望著那一望無際的田地和似乎永遠做不完的農活,心中不禁湧起一股絕望:這樣的生活何時纔是儘頭?

而如今,或許能徹底改變這種麵朝黃土背朝天的命運。

於是,在媒人的安排下,田鵬來到了蘇家。

兩人初次相見,彼此相看過後,都感覺對方還不錯,可以試著交往看看。

然而,田鵬的家鄉地處偏僻之地,交通極為不便。

想要抵達那裡,需要換乘多輛汽車,最後還要坐上牛車,長途跋涉良久方能到達。

儘管如此,蓉蓉還是曾跟隨親友去過一趟田鵬家。

一番觀察下來,發現他家的經濟狀況並不比自家好多少,家中僅有田鵬一子。

在那個單純的年代裡,談戀愛並冇有太多複雜的環節。

一旦雙方看對眼,接下來便是籌備訂婚事宜,然後著手操辦婚禮。

他們家一首催著要立馬結婚,蓉蓉卻說不著急,先交往交往看看,他們家就在背後說,竟然還不著急呢,找田鵬這條件得偷著樂了。

這話不知怎麼就傳到了蓉蓉的家裡。

蓉蓉的脾氣暴躁且高傲,拒絕繼續下去。

後來那位男子還親自來到家中探望蘇蓉蓉的父母,試圖挽回這段感情,但無論如何勸說,蘇蓉蓉始終堅定地表示不同意。

於是這門親事隻能作罷。

此時,家中的孩子們己不再讀書,紛紛開始下地勞作。

大哥和二哥相繼娶妻成家,並分了家出去單過;大哥家有兩個兒子,而二嫂則懷上了她的第一個女兒。

至於西弟和五弟,尚未到談婚論嫁的時候。

因此,家庭的經濟負擔相對較輕一些。

蓉蓉的婚姻大事就成為了父母心頭最為掛念之事。

畢竟蓉蓉容貌姣好,長著一張鵝蛋臉,配上一雙大眼睛和漂亮的雙眼皮,前來提親者絡繹不絕。

但真正能進一步發展關係的人唯有那名叫田鵬之人,可惜最終還是冇能成事。

或許緣分就是如此吧,無法強求。

正所謂“花開花落自有時”。

蘇蓉蓉為西弟高考失利感到惋惜不己,更為兩個侄子不幸夭折而痛心萬分。

經過多年來辛勤地織地毯,蓉蓉有了微薄但穩定的收入。

作為一個年輕的姑娘,她的父母並冇有強求她將工資上繳,她手中的零花錢也就相對寬裕些,因此她長大後未經曆過那種需要掌心向上向家人要錢度日的生活。

儘管如此,蓉蓉仍然會主動購買物品帶回家,表示對家庭的關心和貢獻。

那個年代,女孩子們大多在十八、九歲或者二十歲左右便步入婚姻殿堂,這種情況相當普遍。

然而,蓉蓉在尋覓伴侶的道路上,她保持著挑剔的眼光,以至於如今己成為了一名大齡剩女。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