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蓉小說_

登陸 註冊
字:
關燈 護眼
歐蓉小說_ > 穿越時光擁抱童年的自己 > 第3章 自以為是的父母

第3章 自以為是的父母

第三章自以為是的父母楚花香回到家裡了,她還是要和自己的丈夫一起過上生兒育女,傳宗接代的生活。

無論如何他們在時代這個大潮裡,隻能按照大部分人的價值觀和期待生活,錯一步都會惶恐不安。

為了生男孩違反計劃生育政策,生了兩個,並且打算生第三個己經是他們充滿勇氣的事情了。

他們不抱怨,勤勤懇懇地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裡努力活著。

若乾年後交公糧的政策取消了,這個喜大普奔的訊息讓他們夫妻倆開開心心的,應該也沖淡了為生孩子而受的那些苦吧。

為了不讓若水被人發現舉報出來,他們絲毫不提還有個老二的事情,外婆也不對外說是自己的外甥女,都是遮遮掩掩。

但是,大家都心知肚明。

因為那個時代,很多家庭都是這麼做的,如果前邊兩個孩子都是女孩,第二個都是藏在親戚朋友家的。

因為被髮現,罰款高的不是一般家庭所能承受的,那時候小學學費五塊錢,都很難按時繳納。

幾百、幾千的社會撫養費真的就是一筆钜款,大家形成了默契誰也不揭穿誰。

揭穿的人,那就喪儘天良。

他們還要生個男孩子,因為在村裡冇有男孩的家庭被稱為“絕戶頭”,抬不起頭來。

村裡流傳很多為了生男孩接種的故事,那個當事人一首被人在背後戳脊梁骨,那個男人也是默認這個情況,因為戴綠帽子和“絕戶頭”名聲相比,後者纔是洪水猛獸。

而若水父母也自以為自己是可以養得起三個孩子的,因為秋父在一個村辦工廠乾的挺好,每一年都是“優秀職工”,獎勵過很多日用品,還獎勵過電影票,你要知道那個年代村裡人去城裡大劇院看電影是多麼不可思議,讓人羨慕的事情。

秋父腦子裡雖說是太多的生男孩的想法,但是他還是可以把自己的獎金都給自己身邊的孩子的。

這一點,應該是他作為父母裡唯一值得炫耀的閃光點了吧。

或許善良也是。

但是,這個時候的若水正在外婆家裡,無法享受父母的陪伴和愛。

因為他的父母認為這個時代己經夠好了,即便家裡並不能有合理的營養配餐,也冇有足夠的房屋給三個孩子住,但是那個時代的人認為一切都有希望。

所有,那個時代很多人都認為自己配得起優秀的父母,最起碼孩子餓不死。

這樣自以為是的態度,纔是孩子日後不能身心健康成長的誘因。

外婆把溫柔給了若水,但是外婆年紀大了,身體也不好了。

尤其是血糖高,都要住院治療了。

這個時候不得不考慮若水的寄養問題了。

這個時候大姨出現了,也就是楚花香的親姐姐,她是個從七八歲就開始照顧弟弟妹妹的強大的女性,她嫁給了距離外婆家不太遠的一個村裡。

姨夫開了一家雜貨店,是附近十裡八鄉很會做生意的人,很多小媳婦都覺得嫁給這樣的老公,需要此生很多很多的福氣。

加上姨夫身材、長相也是一流的,大姨終於過上了讓人羨慕的生活。

而這位大姨因為嫁得好,就成了這個家族的“救世主”一樣的存在。

她不僅接過若水的寄養責任,還把她帶到自己身邊,給了她母愛。

而此時,因為自己的經濟地位不如姨夫的秋父、秋母,若水的親生母親得知若水被大姨接走之後,內心僥倖,自己的女兒也攤上了優越家庭的撫養,就默認了大姨姨夫的做法。

秋昌明和楚花香還自以為孩子無論跟誰,都是自己的種,有一天回到自己身邊,依然還是和自己親。

現在有人出錢出力撫養孩子,得意至極。

秋昌明是被父母溺愛的男人,有人幫他做事,是他出生之後,自打記事開始就具有的“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想法;楚花香作為家裡的老三,也缺乏責任感,自己的大姐願意出錢出力,還能讓自己免受罰款,她應該也是冇有什麼理由反對的。

而人就是在自己的資訊繭房裡無法知道,因為自己作為父母的不負責任,讓小小的孩兒經曆了多少寄人籬下的苦,而為她的一生埋下了多少隨時爆炸的危險。

或許楚花香自己都不知道,隻要是跟著父母在一起,隻要父母健全,真心愛子女,一家人勤勤懇懇,相親相愛,即便冇有新衣服,冇有零食,冇有更多的機會看外麵的世界,那也是自己最幸福的選擇。

或許秋昌明的意識裡,並不知道,孩子是個人,在他的意識裡,頻繁改變生活環境和可以依賴的人對人的身心成長到底有多大的影響。

他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這麼小的孩子知道啥!”

他們會為自己的自以為是付出代價,苦痛雖然不如若水所承受的那般,但是也不會好過到哪裡去。

心安理得的被彆人養自己的孩子,並且認為孩子天然愛他們是那個年代許多父母天真的想法。

美國心理治療師斯科特·派克創作的心理學係列著作《少有人走的路》第一步裡的觀點認為:人在三歲之前有固定的依賴對象,安穩的生存環境,良好的情感依賴,將為他的心智成熟打下基礎。

不幸福的童年,要有一生去治癒。

而造福於人類的心理學家的理論,若水的父母是冇有辦法瞭解的,而各種因素一起導致了若水那需要很久才能治癒的童年陰影。

既然做了彆人的父母,就要有做父母的格局,無論何時都要負起責任,養育的任務不要假手於人。

而那些周遭的人也應該有個意識,你不要手伸得的太長,阻礙彆人養育自己的孩子。

即便你的見識和經濟條件是好過彆人。

越俎代庖的養育,隻會讓孩子無法成長為健康的自我。

若水在大姨家裡,受到了像小公主一樣的待遇,加上自己還有好幾個表哥表姐和她玩,這樣的環境比在外婆那裡可是好太多了。

若水性格也非常的活潑,尤其是即便有父母時不時的探望,但是負麵影響還是很低,小小的她並不知道來看她的那一對男女意味著什麼。

小小的若水馬上三歲了,但是每次聽到哥哥姐姐都叫大姨媽媽若水揚起小臉問大姨:“為什麼我不能叫你媽媽?”

大姨很心酸的說:“因為你有爸媽。”

我們無法想象這句話在小小的若水心裡激起了多大波瀾,造成了多大的影響,但是那個時候的感受,極其難受的那種感覺也許奠定了她心理的消極的基調了吧。

而奶奶看到條件比較好的大姨接走了若水,就以為他們要把若水收為女兒,奶奶就拒絕接回若水。

但是,尚存良知的楚花香和秋昌明還是選擇先寄養一段時間,等上學年級到了就接回家。

而他們自以為是地認為自己和連襟家裡天差地彆的生活條件,並不會對若水造成多大影響。

他也並不知道自己和妻子性格的問題,會給孩子帶來多大的影響。

我始終認為心智成熟的父母纔可以養出可愛健康的孩子。

武誌紅總是強調原生家庭的危害,過分強調原生家庭的傷害,也是對若水日後發病,久治不愈埋下了伏筆。

我認為社會教育,互聯網資訊對人的價值觀塑造,甚至是人生觀都存在極大的作用。

原生家庭對人的影響太深遠,但是讓病人突破傷害,走出內心的迷霧,發揮自我內心巨大的主觀能動性,突破眼界、格局的侷限,突破價值觀的束縛,纔有可能走向健康。

而這個過程可以稱之為偉大,對於普通人來說真的太不容易。

你可以抨擊原生家庭的傷害,但不能無限放大影響,尤其是深陷家庭傷害的孩子,他們並冇有上帝視角,無法看出問題所在。

許多自以為是的父母不把小孩當做一個完整的人來對待,又太過於迷戀“血緣能夠化解一切問題”的謬論。

最後,我們一起來欣賞一首紀伯倫的詩歌《致孩子》,思考一下,我們的親子關係,或許會有收穫。

你的兒女,其實不是你的兒女。

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他們藉助你來到這個世界,卻並非因你而來他們在你身旁,卻並不屬於你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卻不是你的想法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你可以庇護他們的身體,卻不是他們的靈魂因為他們的靈魂屬於明天屬於你做夢也無法到達的明天你可以拚儘全力,變得像他們一樣,卻不要讓他們變得和你一樣因為生命不會後退,也不會在過去停留。

你是弓,兒女是從你那裡射出的箭。

弓箭手望著未來之路上的箭靶,他用儘力氣將你拉開,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遠。

懷著快樂的心情,在弓箭手的手中彎曲吧因為他愛這一路飛翔的箭,也愛那無比穩走的弓。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